2016-03-10来源:江苏省国画院 阅读:0 |
叶烂
“破坏”也是一种创造。中外艺术历史上许多留存下来的艺术品,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和大自然的风尘侵袭之后,使原初完好的艺术品在形态、色态和纹理上产生了悄然的变化。在今天看来,有的艺术品已残缺不全,损毁严重,但我们也惊奇地发现,那面目已不依旧的艺术品,却呈现出了变异的美感趣味,如人们认为的雕塑残缺美,壁画或卷轴画的色彩斑驳而成的肌理美,这种新魅力的产生,是时间和自然力的作用。人们在欣赏其特有的美感时,已不复计较它的残缺,反倒更醉心于它们的现有状态。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残损所带来的历史神秘感,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艺术品在经过剥落或残损之后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内涵,正如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所谓的“当我们陶醉于沙特尔教堂中风雨剥蚀的塑像时,我们情不自禁地把这些塑像的斑驳铜锈和娴熟的塑造手法同样的当做审美价值。”我国古代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那因年代久远而形成的色彩剥落的画面,令人觉得更加耐看,虽色相存在变异,但别开生面。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代卷轴画同样因时间的“功劳”而变得古色古香,那画面上呈现的褪色的虚淡与变深旧痕,使画面变化多端,层次愈加丰富。由此可见,“破坏”并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艺术品上的一些“破坏”也是一种再创造。 对现代画家的创作而言,这并非要求把画弄得像古画一样,而是可以把“破坏”作为一种独特技巧来探讨。当罗丹去掉巴尔扎克雕像的手之后,那残肢的形体,反而更能突出头部的生动。上面所谈到的古代作品通过“破坏”,因其造型的形态和色态的改变,出现了所谓肌理、旧痕和虚淡的效果,呈现了新的审美趣味。这些现象无疑是有价值的研究线索。 对古代艺术品(主要指绘画)的“破坏”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在用于现代绘画的表现上时,首先涉及到手法转换的问题。古代艺术品是因为天长日久的自然力的破坏而呈现了新的审美趣味,现代画家则必须寻求某种人为的故意“破坏”的方法,去表现画家由古代艺术品的启发所涉及的艺术效果。现代许多中国画作品所出现的诸如脱落、揉纸、打磨、刮擦、冲洗、渗透等等技法,便是画家意欲凭借此类技法对画面的“破坏”,实现再创新效果的目的。他们改变了传统的技法套路,突破了惯常的审美定势。 画家在画面上厚涂色彩,由于色彩在画面粘着的程度不一样,在外力的作用下,一些色彩不规则地脱落,这就是一种人为的“破坏”,它产生了脱落后的斑驳效果。“破坏”后的效果有不可预见性,因为一些意外的效果是在不期然中出现,它的这一特点使得画家在作画过程中保持了新鲜感和充分的自由度。 作工笔画的设色一般都是一遍遍地渲染加深,慢慢取得厚重的感觉,而在具有一定墨色深度的画面上运用“洗”的手法,制造虚淡透气的效果,便也是“破坏”中的创造。处处都是紧张渲染的画面,在一番洗的破坏之后产生了新的气象,出现了墨线的断续变化,墨、色的深浅层次则呈现时实时虚、若隐若现的变化关系。因此,往画面上的层层加染是一种画法,而让色彩的局部减退其实也是一种画法。作画不仅要学会“加法”,同时应善于做“减法”,在加加减减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冲洗一法除了可使画面产生虚实变化之外,运用洗法时,还因为作者的用力不同,纸本身的自然纹理会显露出来,自有趣味。如果在洗刷时,在画的底面垫以一定的纹理板材,则在用力洗刷之后,这种板面的纹理更显,会产生一定的肌理美。 在画面背后进行刷墨、色的方法,即渗透法,其实也是一种人为的“破坏”法。因纸或绢生熟的变化,渗透于画的正面,“破坏”着正面已有的形、色的关系。或使形的边界不再规整,犹如书法家作篆刻,在字刻完之后,故意地敲捣,使之呈现缺损;或使原来的色墨层次不再平实,使画面增加层次,从而丰富厚重起来;或使色彩复杂化,如正面的画面为暖色,在背面刷冷色,使色彩有所变化。虽然“破坏”后的结构存在不可预见性,但“破坏”的目的还是要相当明确,尽量去达到预期的效果。刮擦法也是在画面上作“减法”的一种手法,即在色墨已达到一定的深度的画面上,用砂纸或硬器刮擦,以产生深浅的变化或一定的肌理。既使画面松动灵透起来,又可克服因设色遍数过多而易出现的腻味。刮擦出任何效果,在于画家的设计,一般而言,刮擦而生的苍茫浑朦的效果是很微妙的。所谓揉纸法更是对画面的一种“破坏”,即把快要完成的画面进行揉团,打开之后,自然会起伏不平,此时用笔刷色、墨,破坏了原来设色效果的均匀或层次秩序,产生了新的色彩变化,增加了原有的色墨厚度,也构成了一定的画面肌理。 肌理效果在画面运用得好,会增加作品的美感和感染力,有味成趣的肌理常常会给人视觉的愉悦,如同笔墨一样,也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这是众多现代画家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许多肌理效果不是靠笔的绘制所能达到,肌理的产生更多的是依靠一些特殊的制作,因而带有工艺性。以上介绍的“破坏”手法就属于特殊的制作,但这些特殊手法的运用要视画面的需要,因此,“破坏”不是没有思想的随便之举,而需刻意的经营,包括怎么“破坏”,画面如何“破坏”,还有“破坏”后画面产生的效果等等。“破坏”是一种创造,他带来了画面效果的丰富变化,不难发现,也有画家长期专注于某一破坏手法,并把它作为一种个人绘画语言来追求。 技法是表现画家艺术观、思想感情或反映一定主题内容的手段,手段不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破坏”的技法只有恰当而且助益于画家所要体现的内容,才算是对技法较好的把握。倘若只为了效果的新、奇,便会走入为技法而技法的误区,徒具表面效果的躯壳。所谓画面内容,其旨意应是较为宽泛的,可以是描绘现实生活的,也可以是超现实的,还可以是抽象的,每个画家都有自己想要表现的内容,那种不考虑内容,缺乏精神思想依附的纯粹玩弄技法的作品,是不耐品读的。 从内容出发去探寻相应的技法,与运用恰当的技法去表现一定的内容,实质上同为一个要求,即技法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观者对作品的品评往往是整体性的画面观,包括表现内容的思想深度,技法、技巧的较好表现,形式美感的独到安排等等。画家总是力图将这些方面联系起来对待,统一地构思创作。他们运用独创恰当的作画技法,自如地描绘着大千世界,巧妙地表现着自己的艺术观念。 责任编辑:王洁 |